倒卖一只红海龟,三人被判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04:00    

蒋杰 方芳

近日,浙江省象山县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红海龟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3名被告人因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一年十个月至十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各并处罚金。此外,法院还支持了象山县检察院提出的生态修复赔偿诉讼请求,3名被告人被责令缴纳公益损害赔偿金15万元。

2023年上半年,蒋某听说吃海龟可以治病,便委托朋友王某帮他收购海龟。王某找到某渔船船长张某,让他出海捕捞渔获物时带回海龟。同年9月,张某出海作业期间,在甲板上装卸渔获物时发现一只海龟,之后将其运回码头并出售给王某。王某以1300元的价格从张某手中收购了这只海龟,又以2600元的价格转售给蒋某。

转运中,渔船上的船员清楚地看到了红海龟的运输过程,因知道红海龟系濒危野生保护动物,遂于2023年9月向宁波海警局象山工作站报案。后张某、蒋某、王某3人主动投案自首。2024年9月,公安机关以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将3人移送象山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受案审查后,我们发现蒋某等3人的行为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象山县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承办检察官介绍,刑事检察部门及时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线索转交给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同步开展刑事审查起诉和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分析研判认为,涉案红海龟作为濒危物种,被捕捞会直接减少种群数量,破坏种群结构,蒋某等3人收购、运输、出售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红海龟的行为,不仅造成野生动物资源损害,也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经浙江海洋大学检验鉴定,涉案红海龟为成体,价值15万元。

审查起诉阶段,蒋某等3人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均自愿认罪认罚,王某、张某还分别退缴了非法获利。

今年1月,该院依法履行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公告程序。公告期满后没有适格主体提起诉讼,该院依法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蒋某等3人除承担刑事责任外,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日前,法院判决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判决3名被告人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共同承担公益损害赔偿金15万元。

来源:检察日报

相关文章:

“嵩州五灵”IP全球首发 洛阳湖城嘉年华燃动“五一”假期05-01

葫芦娃九产品销量下滑亏2.74亿 被指内控存重大缺陷股票遭ST04-30

氪星晚报 |饿了么宣布超百亿补贴;星巴克宣布将增加门店员工数量,减少自动化设备;曹操出行更新招股书:2024年营收147亿同比增长37.4%,毛利率持续提升04-30

创业“礼包”让敢闯敢试创业者底气更足 多举措精准发力稳企业04-29

科德数控:业绩增长 多领域突破 24 年亮点多04-28

“鸿鹄”混动擎旗而来,红旗携全系车型亮相2025湖南汽车巡展株洲站04-28

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丨“多彩”公益诉讼照亮美好生活04-26

“书香暖神州”图书捐赠活动举办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