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热评:少一些“不忍直视”的文旅宣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09:24:00    

邱风

近期,一些地方为了宣传家乡文旅、推销土特产,使出浑身解数,有网友点赞,也有不少人觉得庸俗,“不忍直视”。

“没有华丽丽的外表装扮,只有硬生生的舞步”,一些基层干部为了让当地文旅火起来,称得上豁出来,勇气可嘉、诚意可鉴。这种表演不够丝滑,也缺乏“美学”价值,尽管接地气,但用网友的话说,“创新也要把握分寸,基层引流并非不可为,关键在于把握创新与跟风的本质区别”。

梳理近年来各地的文旅宣传,可发现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主动放低身段,敢于打破刻板印象,化身当地文旅“代言人”,或演或唱,令人眼前一亮。一些文旅部门负责人更是主动“请战”,以颇具个性化的“表演”,为当地文旅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流量。在他们的努力下,当地的知名度被进一步打开,还吸引外地游客纷纷打卡,取得了多赢。一言以蔽之,他们为扩大当地扩大影响,真正付出了劳动,其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产生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但不可否认,文旅表演这条赛道越来越“卷”,“卷”来的不是创意,而是同质化,甚至变得比谁的舞蹈更土味、比谁的尺度更大胆、比谁的表演更庸俗。这背后“演绎”着一条越走越偏的逻辑:越土越有人气,越突破底线就越能带来流量。

殊不知,观众的审美“阈值”越来越高。过于同质化的表演,让观众无法提起兴趣;过于庸俗的表达,不仅让观众吐槽“辣眼睛”“丑出圈”,还可能适得其反。

问题出在哪里?舍本逐末。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追求流量不是坏事,但不能为了流量而剑走偏锋;敢于试水,拍视频不是坏事,但不能一味模仿,更不能为了宣传而哗众取宠,忘了根本。特别是对文旅部门的官员来说,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要懂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要明白试水表演是把双刃剑。从根本上说要提高当地形象,拉高当地文旅的美誉度,靠的是持续优化环境,靠的是不断提升服务,靠的是真正掏心掏肺掏家底地善待游客,而不是表个演、唱个曲就能变流量为“留量”。

中央一直要求各地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对于各地的文旅官员来说,同样需要从转变作风入手,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造势一时”不如“造福一方”,多想实招而不是怪招,多求实效而不是急功近利,对发展当地文旅业才更有长远意义。

相关文章:

学习手记丨“济济一堂、共商大计”08-25

冲上热搜!知名女演员的富豪丈夫,被限制高消费08-25

“现在读AI博士已经太晚了”08-19

真的存在“结节体质”?这些习惯埋下隐患→08-12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焕新试开馆,四万人次打卡见证文旅热08-11

“美颜教父”切换投资棋手 蔡文胜年内第五次在香港出手08-11

厦门中招录取结束 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于8月8日前联系学校07-27

浙BA“杭州王”本周末诞生!凭票根可领隐藏福利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