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续保零返现?避坑指南看这里
车险费用管理严格规范及行业自律加速展开,车险续保注意防范“陷阱”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25号开始返现零费用正式实行,要续保的客户抓紧时间续保!”“湖南车险市场下周零费用返现了,你的车险买了吗?”……近日,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在朋友圈刷到了保险代理人的续保提示,这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对车险续保政策变化的广泛关注。
当前,围绕车险费用管理的严格规范及行业自律正在加速展开。这一变革不仅影响着车主们的续保成本,也让一些隐藏在续保过程中的“陷阱”逐渐暴露。究竟怎样才能选购到一份既合适又可靠的车险?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监管严打“车险返佣返利”
“今年车险都涨价了?”近日,家住芙蓉区的小郑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车险马上到期,但他突然发现今年联系他的销售变少了,报的价格也很高,还没有优惠。
这是什么情况?记者了解到,过去,保险公司为了抢客户,常常通过返佣、返现等方式变相降价,消费者看似拿到了“优惠”,但实际上,这种操作让整个车险市场变得乌烟瘴气,消费者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拿到了真正的实惠。
实际上,早在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下发《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加强车险费用内部管理,持续健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全面加强商业车险费用管控的“报行合一”。具体来看,在“家用车及驾乘零返现”方面,禁止代理人端以任何形式返现,包括基础手续费不得返现,如违反监管自律,分公司主体处罚,对应代理人及专员按基本法上限处罚。
明确需求,不能一味图低价
每年保费到期前,车主们总会被各种保险推销包围:“续保送加油卡”“全年免费道路救援”“百分百赔付”……听起来个个诱人,但真到理赔时,却总有各种理由拒赔。2024年数据显示,车险投诉量占财产险投诉总量的65%,其中“理赔纠纷”和“销售误导”占比最高。
“很多车主买保险,一上来就问最低多少钱,但其实车险不能一味图低价,如何买、买多少都有讲究。”长沙一家保险公司车险部专业人士指出,车主在选择车险时,应遵循“先保障核心需求,再对比服务可靠性,最后参考价格”的逻辑顺序。
以一辆车龄在5年以内的市区代步车为例,建议投保交强险、车损险、200万元保额的第三者险以及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若是跑长途的营运货车,则建议额外增加车上人员险和自燃险,并且第三者险的保额至少要达到300万元。
认准资质,避开保险“野路子”
在明确自身的保险需求后,选择具有资质的保险公司也至关重要。车主可以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或保险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确认保险公司的资质和合规性,避免选择无资质的“统筹公司”等非正规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建立了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并搭建了“车险好投保”平台。新能源车主尤其是新能源货车、出租车和网约车车主,均可通过该平台投保,以获得充足的保险保障。
多方考量,信誉口碑很重要
此外,消费者在挑选车险产品时,还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保险公司的信誉和口碑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车主可以通过保险行业协会公众号、金融网站等渠道,了解各家保险公司的业绩规模、理赔评价、网点布局等情况。优先选择经营实力强、服务网点覆盖广的公司,从而在出险后实现快速响应和及时理赔,减少麻烦和损失。
保险条款的保障范围和保额直接关系到车主的切身利益,车主要充分了解各险种的具体保障范围及保额,并结合自身情况合理搭配。此外,理赔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是衡量保险公司优劣的重要指标。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监管收紧,车险市场正逐渐回归理性,车主不必纠结于是否“返现”,更应聚焦保障本身:明确需求、认准合规机构、细查条款服务,才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车险。
相关文章:
车险续保零返现?避坑指南看这里 | 探险08-26
湖南发布首批重点倍增产业链应用场景清单08-25
没熄火就下车被自家车撞伤,怎么赔?08-25
满足真需求才能根除假专家08-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多少 | 对慈善组织内部结构有何要求?08-22
晚潮|西湖边的一束光,何以引无数人前往?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