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红利双线驱动,机构首席热议中国资产投资逻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7:46:00    

当地缘博弈加剧、技术封锁频现,宏观环境的剧变正在重构全球投资逻辑,中国资产重估成为市场热议话题。

“尽管外部扰动加剧,但中国资产在全球再平衡中凸显配置价值。”多位机构首席近日在第十二届富国论坛上一致表示,政策呵护、制造业韧性及技术突破构成核心支撑,黄金、军工、AI应用成为穿越波动的“压舱石”。

在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看来,中美经贸深度绑定决定“无损脱钩”不可行,中国政策储备充足,金融市场波动率将低于经济数据波动。

“抢出口以及工业生产的韧性是短期的确定性抓手,而中长期视角下,中国或采取纾困的方式来应对贸易摩擦,其中货币政策有望优先发力,通过释放流动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说。

从A股投资逻辑和资产配置来看,机构人士认为,市场情绪有望转向乐观,科技和红利成为全年投资主线。

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表示,在全行业库存低位触发的补库存周期、上市公司轻装上阵以及二手房回暖带动的地产链修复等驱动下,A股市场正经历从“存量经济”向“新模式”的转型,“新模式”下的盈利回升周期已经启动,ROE底部显著抬升。

他强调,市场风险偏好自2024年四季度见顶回落,叠加中国产业转型“突围”的大故事,如AI研发与高端制造双突破、产业集群优势强化,市场情绪有望从“失败主义”转向乐观。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东稳西荡”格局下,在全球中国资产是更具优势的一类资产选择,其中军工与黄金为战略配置首选,科技赛道需聚焦AI应用从上游开始往中下游扩散的投资机遇。

“中美对抗可关注红利,中美合作可关注科技。”李超认为,红利资产提供防御底线,AI、智能驾驶等新质生产力代表长期进攻方向。

在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看来,黄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终极对冲工具”,而创新药出海与AI硬件渗透率提升是科技主线核心。

值班编辑:雨林

相关文章:

【财闻联播】寒武纪,最新预告!涉嫌信披违法违规,白银有色被证监会立案09-10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主持召开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座谈会09-09

佛山三件“国大师”作品亮相“胜利与和平”主题陶瓷艺术展09-09

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共有10684亿元逆回购到期09-08

450+企业“向海图强”!2025东亚海博会打造海洋合作新高地09-07

从枝头“鲜”到餐桌 中国水果如何跨越山海“圈粉”全球?09-07

金台瞰甘头条 | 甘肃永登县: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09-04

感谢他们,曾与中国并肩抗战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