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隔夜食物竟成细菌“培养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07:33:00    

来源:山东疾控

夏季来临,清凉甘甜的西瓜再度成为消暑首选。然而,每年都会有因不当食用西瓜引发食源性疾病案例的报道。这颗夏日“解暑利器”若处理不当,就可能化身致病细菌温床!

西瓜里的“细菌派对

这些危险分子要警惕

1.沙门氏菌

污染途径:常见于刀具、砧板交叉污染(如处理生肉后未彻底消毒即切西瓜),或通过受污染的保鲜膜传播。

致病特点:感染后4-48小时内出现剧烈腹痛、持续性水样腹泻,严重时引发败血症。

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污染途径:冰箱冷藏环境(0-4℃)中仍能繁殖,通过生熟混放或受污染冰箱内壁传播。

致病特点:李斯特氏菌可透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严重感染,胎儿死亡率高达30%,免疫低下人群感染后易出现败血症、脑膜炎。

3.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污染途径:常见于未清洗的西瓜表皮或受污染水源,通过被污染的刀具接触果肉传播。

致病特点:老人、儿童感染后可能导致出血性结肠炎、严重者出现溶血尿毒综合征(HUS),表现为血尿、肾功能衰竭。

4.金黄色葡萄球菌

污染途径:加工人员手部携带病菌,或西瓜在高温暴晒后切开,糖分发酵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致病特点:产生的肠毒素耐高温,即使二次冷藏也难以消除。感染后2-4小时出现喷射状呕吐,严重者伴随低血压。

要当合格的“吃瓜群众”,这些知识点必须了解一下:

1)一个完整、无破损的西瓜,内部基本上是无菌的,但切瓜的工具或人手不卫生,就可能导致瓜肉被污染。所以切西瓜前,一定要先规范洗手,并把瓜皮、刀具和案板清洗干净。

2)挖着吃西瓜,勺子上沾染了唾液,西瓜肉也被污染,吃不完的西瓜即使放入冰箱冷藏也很容易变质。所以,西瓜最好切着吃

3)西瓜切开后,假如敞口常温放置2小时以上,最好就不要再食用了。由于西瓜本身富含葡萄糖、果糖等营养物质,水分含量更是高达90%,常温下简直是微生物生长的天堂。

切开的西瓜如果不吃,要及时贴上干净的保鲜膜并放进冰箱。冷藏时间最好别超过12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

敲重点:

冰箱可以延缓食物腐败,但不能避免病菌污染。尤其是未定期清洁消毒的冰箱内部本身就可能藏有大量致病菌!

4)冰镇西瓜不宜多吃,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5)相比其他水果,西瓜的热量不算高,却更容易吃过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也就大约两小块西瓜

吃瓜安全无小事

科学防范护健康

来源:苏州疾控

相关文章:

警惕!这种隔夜食物竟成细菌“培养皿”?05-24

最新!湖南拟调整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04-29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同比缩短2.54小时04-27

央视网报道 | 靖边:小小西瓜苗“嫁”出丰收好底色04-23

阿莫西林可清洗万物?医生表示:对真菌并没有任何抑制作用04-20

刚刚上市!130元/个,一天卖出五六十个!老板:要吃的再等等04-07

睡得少和睡得晚,哪个对身体的伤害大?04-06

胡塞武装:过去24小时两次袭击美航母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