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酷暑,蝉鸣聒噪,当许多人选择避暑休憩时,南阳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学科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却涌动着别样的科研激情。依托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南阳理工学院省示范校建设专项研究项目,王豫峰教学团队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目前已取得系列成果并积极推广应用。在此背景下,一支由40余名本科生组成的团队,主动放弃安逸的假期,投身一场为期6周的“智能计算”公益训练营,在汗水与代码的交织中锤炼创新能力,探索科研前沿。

此次暑期训练营正是学校深化“研究性教学”改革、激活“研究性社团”活力的重要实践之一。营期内,学生们在导师带领下,聚焦智能计算领域前沿课题,通过高强度项目实操与协作攻关,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实验室里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讨论声此起彼伏,成为夏日校园里一道独特的奋进风景线。
这份执着与付出,最终在权威竞赛舞台上收获了耀眼回响。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指数(本科,2025版)》中,南阳理工学院凭借学生们的优异表现强势攀升,荣膺B+评级,跻身全国本科院校前6%-12%行列,更与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比肩,共列全省第3名!与此同时,在《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本科,2025版)》中,学校同样表现亮眼,获评B档次,位居全国前12%-18%,与安阳工学院携手并列全省第5名。
“训练营的日子很苦,酷热难耐,挑战不断,但看着亲手设计的模型跑出结果,那种满足感无可替代。”一位参营学生坦言,这段经历极大提升了他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韧性。作为本次训练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王豫峰副教授对此深有感触:“这个夏天,我们亲眼见证了同学们的蜕变。他们主动放弃休息,顶着酷暑,一遍遍调试代码、验证算法、搭建模型,常常奋战到深夜。这种对科学研究的纯粹热爱和迎难而上的韧劲,是最打动我的地方。训练营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锤炼了‘坐得住冷板凳’的科研精神和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看到他们在全国性竞赛指数排名中为学校赢得荣誉,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这份成绩,是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的青春答卷。”
这个夏天,南阳理工学院的学子们用代码编织梦想,以汗水浇灌创新。他们在竞赛榜单上的跃升,不仅镌刻着个人的成长,更昭示着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蓬勃的生命力。科研之路虽无坦途,但这份盛夏孕育的硕果,已然照亮了未来征途的方向。(作者 王豫峰)
相关文章:
研究性教学结硕果!南阳理工学院暑期公益训练营淬炼创新力,竞赛排名跃升创佳绩07-07
22个名师工作室以及名校长基地!昆一中西山学校今年招生80607-03
润泽园教育推出四维战略App06-29
开设16个拔尖人才培养特色班,华南师范大学计划在粤招生6134人06-22
给房或安家补贴!鄂尔多斯一学校招聘教师→06-20
教育部同意!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来了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