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医说】三伏天运动,别“用力过猛”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9 20:38:00    

今年8月8日是第17个“全民健身日”。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但错误的运动方式与盲目减重也可能埋下健康隐患,尤其对心脏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高温天气下,高强度运动有风险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气温高,人体基础代谢率随之升高,此时运动能更有效地减肥减脂、增强体质,因此许多人希望抓住这段时间加大运动强度,以达到快速减脂减重的目的。但三伏天持续高温,也增加了运动减重的风险。

张彩琳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防癌筛查与健康体检中心副主任护师张彩琳告诉奔流新闻记者,每年因运动不当引发的心脏相关急症中,约30%与盲目追求高强度运动或错误减重方式有关,高温天气更会使这一风险提升约40%。“高温下运动中暑患者比平时增加30%,身体在热负荷下盲目追求‘暴汗减脂’,易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同时,高温也会使心脏负荷加重,运动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风险显著上升。”张彩琳说。

三伏天运动,选择时间段很重要

10点至16点的时段暑气正盛、紫外线强,应避免户外活动。建议在气温较低、空气较好的清晨7点或18点后(日照减弱、体感舒适)进行运动,做到“能晨练绝不晚上练,能晚上练绝不下午练,能室外练绝对室外练。”出门锻炼前,建议涂抹防晒霜,带好水杯。如果不注意时间,就会导致脱水、中暑,严重者会昏迷。

很多人认为,运动强度越大、运动量越大,越有益于健康。这是错误的观点。张彩琳说:“爆发性的运动,很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建议青少年选择球类、跳绳等运动,每周3-4次,每次30-40分钟,避免憋气类训练;中年人选择中等强度运动,每周3-5次慢跑或游泳,每次40-60分钟;老年人选择低强度运动为主,每天散步20-30分钟为宜。

运动时,要正确科学补水

运动前,2-4小时要进行预防性补水,500毫升即可,不要过量饮水,否则易增加肾脏负担。最好喝白开水,避免高糖饮料。

运动中,每隔15-20分钟补水100-150ml,每小时饮用量不超过1L。如果运动时间较长,可以喝淡盐水,以防电解质紊乱。

“剧烈运动后,大量汗水会带走热量,同时也会带走人体血液中的一部分盐分。这时候,需要适当补充水分。”张彩琳称,如果马上喝大量的水,会增加汗水排出,使盐分损失更多,还会增加血液循环量,从而加重心脏负担。所以,运动后应休息一段时间,待呼吸、心跳相对平稳后再补充水分,且不能猛灌冰水,以5-15℃的温水或常温饮品最利于吸收,能避免肠胃受到刺激。

夏季高温炎热,运动时应避开高温炙烤时段,科学补水,切勿因“用力过猛”发生意外。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欧阳海杰 实习生朱玲霞

相关文章:

【奔流·医说】三伏天运动,别“用力过猛” !08-09

西安高温继续超长待机!07-28

盐吃太多,损害你的多个器官!很多人已超标07-16

最高39℃!本周“火热”开场,高温冲刺后阵雨接棒07-14

“三爱”行动打造温馨的“家”07-12

娄底:“减盐减油专项行动”科普宣讲进企业 为职工健康与企业发展赋能07-11

多维防护,打响防暑降温“主动仗”07-08

雨来了!连续4天!刚刚,沂水预警降级!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