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伙在印度干了一杯恒河水,高烧三天全身肿胀,直言千万别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5:52:00    

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总有一些地方充满了神秘色彩,吸引着无数旅行者前去探索。印度的恒河,便是这样一个存在。它被印度人视为 “圣水” 的源头,承载着数千年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然而,在那神圣的光环之下,却隐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危机。一位来自中国的旅行博主子安,就亲身经历了恒河带来的 “震撼”,他的这段经历,足以让每一个想要挑战恒河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勇气。

恒河,作为印度的母亲河,在印度文化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印度教徒心中,恒河具有净化灵魂、洗脱罪孽的神奇力量。能在恒河中沐浴,是一件值得骄傲和吹嘘的事情,因为他们相信这可以洗去现世的污秽与前世的罪孽,让灵魂得到解脱和升华。为此,印度还专门设立了相关节日,每到那一天,男女老少都会涌入恒河,希望从这 “圣水” 中汲取力量和福祉。


但现实却给这份神圣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今的恒河,早已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河面上垃圾泛滥,河水浑浊不堪。造成恒河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宗教习俗方面,每年大量尸体在恒河沿岸火化后,骨灰被撒入河中,甚至一些未完全火化的尸体也被放入其中。还有众多印度教徒在河中沐浴、祭祀,留下大量供品垃圾。生活污染也不容小觑,恒河流经众多城市,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粪便、洗涤剂等,直接排入恒河。此外,沿岸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和重金属,进一步加剧了污染。在多种污染源的共同作用下,恒河水质急剧恶化,每 100 毫升的粪便大肠菌约为 1 亿个,河中甚至滋生出具有抗药性的 “超级细菌”。


尽管恒河污染严重,但对于许多外国游客来说,好奇心往往战胜了理智。2022 年 10 月,一位日本网红出于对印度文化的好奇,前往恒河体验印度教徒的 “净身仪式”。她捏住鼻子将自己全部没入水中,上岸后仅仅一个小时,身体就开始出现不适症状。她感觉恒河水从鼻腔进入喉咙深处,所经之处疼痛难忍,脸和脖子发热。当晚,她就发起高烧,还伴有咽喉疼痛、流鼻涕等症状,这样的折磨持续了两天才有所缓解。这位网红在社交账号上发文提醒大家,一般人不要随意模仿,即便像她这样自认为抵抗力较强的人,也难以抵挡恒河水的 “威力”。

子安,这位原本在中国徒步旅行的博主,因膝盖原因转战全球旅游。近期,他来到了印度。在印度游玩了一段时间后,他也被恒河的神秘所吸引,决定像印度人那样挑战恒河。子安所处的位置是恒河的下游布里甘加河,这里的污染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河面上密密麻麻分布着垃圾,岸边环境脏乱不堪,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子安甚至调侃自己,在这里两个月都快忘记水原本的颜色了,每天看到的都是黑乎乎的河水。为了让大家更直观感受河水的污染程度,他特意用一杯矿泉水与之对比,干净透明的矿泉水与浑浊不堪的恒河水形成了鲜明反差。

在船上,子安向当地人询问,用这么脏的河水做饭、饮用,身体是否会生病。得到的回答是当地人早已习惯,不会有问题。期间,一位当地大叔不停地示意子安用河水洗脸,因为在当地,他们信奉恒河水包治百病。然而,子安做出了一个更惊人的举动 —— 他决定品尝恒河水的味道。他和大叔各自用杯子从河中舀了一杯水,碰杯后一饮而尽。一口下去,子安痛苦得直往上反,他无奈地表示,那味道就跟喝了粪水一样。随后,子安来到河对岸,这里有个拆船厂,污染比之前更严重,河水黑得像泼了墨。

但子安看到当地人在河里洗澡,心痒痒的他在印度大爷的热情邀请下,决定下河体验。一开始,子安十分犹豫和忐忑,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下了水。当他深深蹲下,瞬间感觉自己像是在化粪池里游泳,连忙站起身。仅仅在河里待了两分钟,上岸后的子安就感觉身上奇痒无比,他身上原本白色的短袖也变成了黑黄色,上面糊着黑色的脏东西。子安深知河水金属超标严重,必须马上离开。

子安这一趟恒河体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回到住处后,他直接高烧了三天,全身肿胀,身上还莫名起了红点。这些红点一按就消失,一松手又全部出现,凡是接触过河水的胳膊和腿都未能幸免。子安不得不前往各大医院检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才逐渐消失。要知道,子安抵抗力一直很强,他徒步旅行去过很多地方,经历过严寒酷暑,在印度两个月吃了不少容易导致腹泻的食物都安然无恙,却在恒河这里栽了大跟头,足足歇菜了半个月。


子安的经历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印度当地人长期接触这样的环境,身体或许已经适应,但对于我们这些 “外地人” 而言,贸然挑战恒河这样污染严重的水源,无疑是拿自己的健康冒险。在旅行中,体验当地文化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对自然和不同环境的敬畏之心,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要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文章:

窗里窗外的艺术世界 ——读朱成林先生《窗外》系列等近作05-09

彰显“坚持”的力量,《家在澳门》亮相珠海推介会05-08

90后当起“做饭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05-08

中国小伙在印度干了一杯恒河水,高烧三天全身肿胀,直言千万别喝05-08

“设计没有好坏,只有不同”——访人大艺术学院副教授吴文越05-08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泡05-05

五四青年节|你我向上 家国向前05-04

对话“卤鹅哥”:每天都有见不完的人,后期会考虑直播带货05-03